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李家同看青年就業 「肯學就贏了」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板橋報導】 

2014.08.26 03:14 am 
清大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昨天在新北市府為替代役男和市府員工演講,面對替代役男詢問年輕人低薪和就業問題,李家同認為,有錢人應該要照顧弱勢,但大學沒有義務符合企業需求,只要把學生基本能力搞好,學生能自我學習成長才不會被淘汰。

李家同以「從28篇經典演說學思考」為題,分享中外名家的28句話,分析這些話語如何影響世界潮流。演講後台下發問踴躍,役男們面臨退伍後就業問題,詢問李家同對22K、責任制、以及廣設大學後學生不符企業需求等問題,李家同都一一回應。

李家同說,台灣房價高,但再貴的房子都有人買,表示台灣有相當多有錢人,但應該要問「你如何有錢?」很多人成功,是請了很多人幫忙,最後賺的錢卻沒有分給其他人。

他指出,很多企業提供高薪及加班費,卻「請2個人做3個人的工作」,好人才每天辛苦加班,過幾年就會變成很差的人才,因為每天工作,沒有時間學新的東西,企業壓榨員工,最後員工被淘汰,整個公司都會垮掉,但很多領導人物卻不了解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李家同也說,大學並沒有義務要符合企業的需求,當企業提出人才需求,大學培養卻至少要4年,等到4年過去,企業根本就不需要這些人才了,大學只要將學生基本能力搞好,學生能生存,就贏了。

他舉例,他從台大畢業時,唯一會的電機元件是真空管,「如果我只會真空管,只能存活3到4年。」但他因為國文、英文、數學還不錯,不斷地閱讀學習,不停地改變,「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培養邏輯思考和能力,只要具備學問和一技之長,競爭力好就能生存。 


【2014/08/26 聯合報】  @ http://udn.com/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窩速食店打工博士 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今周刊 2014/08/06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孤獨是難免的,張益唐卻走得比別人更曲折,博士畢業後長達八年流離學術圈外;去年,年近六十仍是講師的他,以一份邏輯清楚、完美論證的論文,對難倒無數學者的「孿生質數猜想」提出證明,頓時掀起一番波瀾。  

【文/蔡曜蓮】
去年四月,張益唐投了一篇稿子到數學界權威雜誌《數學年刊》,接下的一年,他的人生,有了過去五十八年以來從未想像過的變化。

他所撰寫的主題是「孿生質數猜想」。若非數學界專業人士,可能對這個主題聽得一頭霧水,但簡單地說,這是數學世界裡一道「百年難解」的習題,自一八四九年法國數學家波利尼亞克提出後,一六○餘年來,還沒有人能夠稍微像樣地進一步證明或反駁這個猜想的對錯,直到張益唐的這篇投稿出現。

一般而言,像《數學年刊》這類頂尖刊物,處理的都是極複雜的論述,因此從投稿到審畢刊登約需兩年。然而,張益唐這篇稿件卻以破紀錄的三周時間審完並發表;更罕見的是,其中一名審稿人──亨利伊萬尼克更決定自曝身分,身為當代知名數論學者,他公開為這篇論文背書,表示「這篇證明邏輯清楚、論述完美」。

這篇投稿,頓時在數學界掀起一陣波瀾,最有趣的是,在那當下,學術圈竟沒人知道論文作者「張益唐」究竟是誰?

論文近乎完美
 評審:幸未埋沒人才

沒人知道,這個嚇壞所有數學家的天才,年近六十還只在大學擔任講師;也不知道他在取得博士學位後,有長達八年的時間流離於學術圈外,只能在賣潛艇堡的賽百味(subway)小店裡打工、擔任收銀員;這個解出數學界百年難題的傢伙,在此之前,只發表過兩篇論文。

台大數學系教授于靖表示:「去年參加瑞士理工學院的數論研討會,大家都在談張益唐。」于靖透露另名論文審稿者的說法,「剛開始評審們沒人相信一個突然冒出來的人可以做到。一周後他們再認真審查,不得不服氣,整篇論文只找出四個錯字,感嘆地說『還好這樣的人才沒有被埋沒』。」

這一年來,張益唐陸續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羅夫.肖克獎、美國數學學會科爾數論獎、瑞士奧斯恃洛夫斯基獎、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每個都是數學界重量級獎項。其中,他是第一位獲頒羅夫‧肖克獎的華人,而在今年七月,他則當選中研院院士。

論文發表沒幾天,哈佛數學系教授丘成桐即邀張益唐前往哈佛演講,丘成桐高度讚賞張益唐的學術突破,「這是很多大數學家夢寐以求的大結果,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張教授的證明引進了很新的想法。」于靖解釋,在數字宇宙裡,無限大的數字猶如遠端星雲,看不見也寫不完,即使用最好的電腦也計算不了,但張益唐的論文證明,「即使人力、電腦走不到那麼遠的遠方,那也沒關係,我們仍然知道在無限大的質數中也存在有限的距離。」

【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920期;訂今周刊電子雜誌;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高中數學競賽 3國中生打進個人賽

高中數學競賽 3國中生打進個人賽
2014年08月17日22:11

第16屆TRML高中數學競賽今天上午在台北、台中與高雄三地同時舉辦,個人賽金牌出爐,由高雄賽場的許育銘獲得。許育銘在所有同分賽選手中,以1分42秒時間最快解出答案。主辦單任九九文教基金會表示,今年一共295隊、4425名學生參賽。有34隊清一色由女性組成,大安高工也派2隊參賽。個人賽有7人進入最後同分賽,其中有3人是國三生。
九九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焱銘表示,近4年均有290支以上隊伍參賽,參賽選手皆是對數學有興趣並表現傑出的學生,儘管競賽成績與升學無關,但已在高中帶動數學學習風氣,讓更多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何焱銘說,參賽選手數學實力皆能與國際一流學生競爭,但台灣高中生整體數學競爭力已有被其他國家追上的趨勢。他研判,台灣學生在高中以前數學考試頻繁,實力較易維持,高中以後放鬆,練習不足,才被追上。(陳威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