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數學公式告白大絕招(轉錄)

讓人猜不透的~數學公式告白大絕招❤


男生:來!妳解解看這數學公式


女生:幫幫我啦,我解不出來ㅠㅅㅠ



▼ 這漫畫是在黑板上寫了很難的數學公式,然後叫女生解解看,因為太難了,所以女生就說:『我不會~ 』




讓人猜不透的~數學公式告白大絕招❤
圖片來自:cafe.naver.ppgamecafe

男生:來!!我幫你解~

▼ 男生默默的拿出了橡皮擦...

讓人猜不透的~數學公式告白大絕招❤

圖片來自:cafe.naver.ppgamecafe
讓人猜不透的~數學公式告白大絕招❤
圖片來自:cafe.naver.ppgamecafe

▼ 用橡皮擦一遮...

讓人猜不透的~數學公式告白大絕招❤

所以正解答案為:「 I Love you」

轉錄網址:http://www.van698.com/thread-100046-1-1.html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台灣生數學進步幅度 世界第一



台灣學生在AMC等各項國際數學競賽中,皆名列前茅,但台生數學好壞差距也比別國大。 本報資料照片

2014/04/24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台灣學生在AMC等各項國際數學競賽中,皆名列前茅,但台生數學好壞差距也比別國大。 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國際評比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台灣國小生升上國中後,數學突飛猛進。國二生數學成績達最高等級「進階標竿」(全球數學評比前百分之十)的比率近五成,為全球最高;小四至國二的進步幅度也排名世界第一。

但深入分析也顯示,台灣學生數學好壞差距也比其他國家大,原來成績就好的學生拚命補習,好上加好;成績原本就差、且沒錢補習的學生,則早早就放棄數學。

科技部補助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所長黃敏雄,使用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的歷年評比成績進行分析。

黃敏雄感嘆,多數國家都是成績差的學生才補習,台灣卻是成績好、想考上明星高中的國中生補最凶,導致學生成績好壞差距懸殊。他呼籲教育部應落實補救教學,這雖非萬靈丹,卻是挽救弱勢生的必要措施。

黃敏雄將學生數學表現由高至低,定出進階、高、中、初級四種標竿,發現二○○七年台灣小四生只有兩成四數學達「進階標竿」,低於新加坡的四成一、香港的四成;但台灣同批學生升到國二時,高達四成九達「進階標竿」,比率躍居各國第一,進步幅度也最大。

黃敏雄表示,這種現象,不論城鄉、男女都一樣,但父母教育程度高中以下的學生,進步較不明顯。

但台灣學生數學成績好壞的差距,也隨著年級增加,愈拉愈大。台灣國二同班學生之間的數學表現差距,是英國及新加坡的五倍、美國的四倍、香港與澳洲的三倍;且這種差距懸殊的情況,普遍存在於各地國中,尤其父母教育程度差者更明顯。

不過,黃敏雄強調,台灣學生的數學能力分布,還不至於出現雙峰現象,成績未達「初級」的仍占少數,小四生中數學為「初級」者只占百分之一,但到國二增為百分之四到五,顯示升上國中後,放棄數學的學生明顯增加。

黃敏雄說,父母社經地位差的國中生,數學成績落後,既沒錢補習,回家也沒人教功課,唯一能幫他們的就是學校,政府責無旁貸。



全文網址: 台灣生數學進步幅度 世界第一 - 新聞追追追 - 文教要聞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10178#ixzz2zlX328wZ 
Power By udn.com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online學堂 高三生先修大學課程

2014/04/23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高中生也能提前先修大學課程?多位大學教授開設16門可以線上學習的大學先修課,部分課程修完還可以取得學分證明,上大學後抵修學分

教育部表示,每年3到4月各大學陸續公告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錄取名單後,已上榜學生高三下學期常缺乏學習動力,因此才邀請大學教授線上授課,透過網路上的教學影片,讓高中生提前感受大上大學的氣氛。

教育部目前和14所大學合作,包括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與中山大學等,總共有21門「區域中心學分證明課程」,其中包括16門線上課程。

幾乎每個課程都開放名額,提供高中生上課、取得學分證明,上大學後視學校規定,可以抵免學分。

線上課程包括教高中生學習寫手機App程式,或是探討高中生最喜歡的動漫文化,也有物理、微積分與化學等先修課程,學生可隨時隨地透過網路學習。

詳情至「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http://nsdua.moe.edu.tw/,點閱「高中三年級學生線上增能學習方案」,就可以看到課程內容。



全文網址: online學堂 高三生先修大學課程 - 大學教育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998#ixzz2zgIFkWeG 
Power By udn.com 

台科大電機 招到學測滿分生

2014/04/23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台灣科技大學專門提供高中生申請的四年制申請入學昨天放榜,共錄取正取生346人,備取生934人,正取生平均學測級分為69.64級分,備取生平均級分為67.48級分,總錄取平均級分為68.06級分。

過去學測滿級分多搶攻台大、成大等一般大學,對科技大學興趣不高。

但台科大電機工程系今年共正取8個名額,吸引1滿級分生及5位74級分學生報考,正取者的平均錄取級分高達73.38級分,刷新歷年紀錄。

此外,建築系有2名74級分生申請錄取,電機、建築系所有錄取學生學測成績皆逾70級分,也創下新高。

台科大表示,今年錄取生中有19人學測總級分成績為前1%,前1%至5%共計487人,可領取15萬至30萬元獎學金。

此外,錄取學生以國立師大附中最多,總共有50人,其次是松山高中的44人、成功高中42人,新竹女中、彰化高中、台中一中、私立東山高中及國立武陵高中等校,各超過30人。

台科大提醒錄取考生,4月23日起正取生報到,備取生辦理登記遞補意願至5月5日12時止,5月6至16日辦理備取生報到。



全文網址: 台科大電機 招到學測滿分生 - 學測情報站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996#ixzz2zgHr8ANj 
Power By udn.com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這真是太神奇了!美男腦部遭重擊 夜店咖變數學天才

2014年4月21日 下午3:10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不少人在求學期間碰到數學,絕對是「一個頭兩個大」。但有一個美國籍的男子,本來對數學毫無興趣,原本還是個中輟生的他,平日更喜歡流連夜店,沒想到某天他在夜店裡和人鬥毆,他的頭部遭到撞擊而陷入昏迷,不料他醒來後,竟然搖身一變成為「數學天才」。
「這真的是太神奇了!」一名現年43歲的男子傑森‧佩吉特(Jason Padgett),原本是一個喜歡流連夜店的中輟生,對念書沒啥興趣,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不料有一天他在夜店時和人打架,遭對方打傷頭部陷入昏迷,送醫急救後所幸醒來恢復意識,但自此他看世界的角度卻完全改觀了。
佩吉特形容,他打開水龍頭時,流水竟變成直條狀,所以東西全都是長方形、四方形或是圓形所組成。他看所有的東西,竟然都可以成為數學定理和理論,佩吉特一開始以為自己瘋了,直到他到醫院求診後,才發現他罹患了後天性學者症候群(acquired ­savant syndrome)。
這種症狀的出現,通常是人的腦部受到一定創傷後才會出現;這會使左腦比較活躍,因而使得平凡人會變成某方面的奇才。只是這樣的機率實在很低,全球目前僅有40個後天性學者症候群的患者。生活大改變的佩吉特,目前也正在寫回憶錄,準備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PLC第三次會議_研習資料

PLC第三次會議_研習資料

檔名:1030408_第三次PLC研習資料_多面體模型

已更新

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a/mail.hhsh.tnc.edu.tw/hhshmat/yan

第二次教學研究會暨第四次PLC研討會

4/22(二)10:10~13:00
召開第二次教學研究會暨第四次PLC研討會

討論提案:
案由一:本次段考命題分析,以及下次命題改進方向
案由二:高三期末考後已考上大學的學生如何安置,尚須參加指考的學生,如何加強輔導與衝刺
案由三:本次段考補救教學開課師資
案由四:103學年度上學期教科書版本
案由五:102年重補修師資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3/11/29
上大學將有更多管道,且採計考科減少,鼓勵學生發展特長專才。目前大學入學有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指考)3管道,且指考最多採計6科;大考中心擬於104學年度加入第4項入學管道—「特殊選才」,105學年度指考分發最多只能採計5科。
12年國教明年上路,加上少子化衝擊愈來愈嚴重,教育部委託大考中心進行大學招生及入學制度短、中、長程規畫。大考中心明後兩天將在北、中、三3區舉辦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方案12月送大學招聯會審查,預計明年6月公布。
大考中心副主任沈青嵩昨天指出,在短程計畫方面,不少大學認為目前繁星推薦等3個管道無法挑到合適的人才,因此104學年度新增「特殊選才」,大學可參與試辦。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朱俊彰說,「特殊選才」管道希望給大學更大的擇才彈性,對象包括陸配,或者是大學設計類科系等,方式則可能包括面試、實作等,由大學提出計畫,教育部審查通過才可推動,初期將先採試辦方式,不會一下子全面推動。
目前指考採計3到6科,不少大學科系都採計最多的6科,學生要準備的科目多、壓力也大。許多高中多年來呼籲指考減少採計科目,鬆綁課程。大考中心規畫105學年度採計科目減1科,只採計為3到5科。
中程計畫106學年度開始,主要放在學測的時程及考試內容改革,適用明年上高一的12年國教第一屆學生。沈青嵩說,目前最有可能採行的兩案都將學測國文和英文考試範圍擴大,考1到5冊,只考選擇題;且將國、英兩科寫作單獨成為考科,即國寫和英寫。
中程計畫最可能的兩案中,A案為學測和指考考試時間維持現狀,國寫、英寫和學測一起考;B 案則是學測從寒假延後到4月考試,指考仍在7月1日到3日,國寫、英寫和英聽測驗都安排在寒假實施。
沈青嵩表示,經過這幾個月來問卷調查及研討會,A案共識最高,因為B案學測4月考,7月又要考指考,兩試相隔太近,高中認為學生高三下將無心上課;大學則反映選務工作時間太短,維持現行考試時間為宜。
長程計畫方面,指考人數愈來愈少,未來將併入學測,配合12年國教新課綱107學年度上路,兩試合一最快在3年後,即110學年度才會實施。

104學年起 指考入學採計最多5科

2013/12/28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針對高中多年來呼籲減少大學入學指考採計科目,大學招聯會常務委員會昨天做出重大決議,決定從104學年度起,指考入學採計科目,從最多採計6科,減少1科,最多只能採計5科,未來指考可採計3到5科,適用現在高二學生。高中對此表示樂觀其成,可望鬆綁課程,減少學生壓力,但是建議大學儘快公布減少採計的科目。

升學輔導老師劉駿豪表示,所有醫學系都採計6科,限制採計5科,對醫學系影響較大。

大考中心統計指出,以102學年度指考為例,在1593個校系中只有122 個系採計6科,約占7.6%,且以第三類組生醫科系為主,總共只有近4千個名額。

大考中心原本規畫105學年度才要將採計科目減為3到5科,但昨天招聯會開會時,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建議提前到104學年度就實施,現場大學校長沒有人反對。

黃雯玲說,指考減少採計科目,減少考生負擔,這是好的政策,加上目前很少科系採計6科,多數採計6科的醫學系採計國、英、數甲、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測已考過國文,也許指考不要再採計國文,在技術上可行,但到底要減那一科,教部尊重各學系,因此建議提前到104學年度實施。

屏東女中校長黃再鴻指出,指考減少採計科目對社區型高中學生應會好一些,尤其對不是每科成績都很好的學生來說,更有好處。

中山女中校長楊世瑞說,減少採計科目對學生來說是好事,學生學習空間會變大,即使各系減掉不同的科目,學生心理壓力仍會減少,但要減那一科目不論對學生或學校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建議大學各學系早點公布相關資訊。



全文網址: 104學年起 指考入學採計最多5科 - 指考情報站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91910#ixzz2zPYyThyB 
Power By udn.com 

分科測驗取代指考 申請延到6、7月

2014/03/15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大考中心原本規畫110年指考與學測兩試合一,成為「新型學測」,但昨天公布最新草案,又改成兩試不合一,學測成為「新型學測」,指考則轉型為「分科測驗」,「新型學測」仍在寒假考試,「分科測驗」5月考,個人申請則延到6、7月才進行,但可同時採用學測和分科測驗成績。

至於大考的中程改革,學測國、英兩科擬從現行考前4冊,再加考到第5冊;且國文寫作單獨成科,國寫採級分制,初期1年1試,可當成檢定門檻,也可轉成分數加入國文科中,由大學自訂,106年或107年實施,但大考中心傾向107年再實施。

大考中心去年進行大考近、中、長程招生研究案,經學者專家討論、公聽會及問卷調查家長和學生意見,昨提出修正草案,全台再辦5場公聽會,4月提大學招聯會審議,並經教育部審查,6月公告。

大考中心最新規畫,110年學測和指考兩試不合一,但學測改名「新型學測」,指考由「分科測驗」取代;至於3種主要入學,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不變,考試入學改名「分發入學」。

大考中心主任黎建球指出,不少家長反對兩試變一試,要求一定要有指考,避免一試定終身。

大考中心副主任沈青嵩指出,「新型學測」考國、英、數3科,或再加社會和自然變成5科,但繁星推薦要考5科。「分科測驗」從高中選修科目選科考,校系也可不採用,可考零到幾科。

「新型學測」仍在寒假考,之後先辦繁星推薦,5月「分科測驗」之後,6月到8月再進行個人申請及分發入學。個人申請目前只採計學測及各校自辦甄試成績,未來擬改為可採用「新型學測」、「分科測驗」、高中成績、其他表現或校系辦項目;分發入學則採用「新型學測」和「分科測驗」成績,由校系自訂。

繁星推薦比率今年達10%,教育部規畫106年達15%;此外,大考中心也希望大學利用特殊選才方式增加錄取弱勢學生。



全文網址: 分科測驗取代指考 申請延到6、7月 - 指考情報站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3858#ixzz2zPYUVtyH 
Power By udn.com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首屆12年國教生 學測又當白老鼠?

                                                                                                                                             2014/03/13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大考中心規畫106或107年大學學測國、英兩科加考到第5冊,且國文寫作單獨成科。立法委員蔣乃辛昨天在質詢時指出,12年國教首屆學生,106年又面臨升大學制度變革,「要當兩次白老鼠」,很多家長都反對。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目前還沒定案,會聽各界意見。 

大考中心去年起進行大考短、中、長程招考改革規畫,中程擬將國文寫作單獨成科,國、英文則從現行考1到4冊增為考到第5冊,大考中心星期五起將舉辦公聽會,草案時程有106年和107年實施兩方案。大考中心傾向107年實施。 

蔣乃辛指出,國、英文加考到第5冊,家長贊成,但106年考大學的人,剛好是12年國教首屆學生,今年8月升高中時已當了一次白老鼠,高中畢業升大學時又要再當一次。蔣乃辛希望大學升學改革不要106年實施,應該延後,免得家長為此抗議,也影響12年國教實施。 

蔣偉寧表示,目前大考中心要召開公聽會,原本規畫106年推動,有家長建議延到107年,避免對12年國教首屆孩子衝擊太大,「目前都沒有定案」。 

教育部目前正在進行12年課綱草案公聽會,包括國、英、數等考科必修學分數全部減1/4。蔣乃辛指出,國、英未來要加考內容,國文寫作也要單獨成科,課綱卻要減國、英等必修學分,「要增加考試內容,但又要減課,作法十分奇怪。」 

立委呂玉玲也指出,國、英、數是主科,十分重要,有的學生程度已經不太好,不應該減課。蔣偉寧答詢時指出,課綱草案正在進行公聽會,會多聽取各方意見再決定。 


全文網址: 首屆12年國教生 學測又當白老鼠? - 國教政策 - 十二年國教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3450#ixzz2zJhjFuji 
Power By udn.com 

高中能力分班 7成校長贊成

                                                                                                                                              2014/04/19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十二年國教實施在即,由台大政法中心委託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主持的一項研究指出,要使高中生適性學習,必修課宜採學科能力分組教學方式,選修課則採適性選修方式辦理,並可採「雙導師」制。另研究團隊針對198所高中校長調查顯示,有82%校長認為實施學科能力分組是必要的,常態分班並不符合高中學習的需要。 

國北教大教育學院院長吳毓瑩表示,研究團隊今年2月曾寄送問卷給全台198所公立高中,回收率近八成,有高達77%贊成實施學科能力分組教學,更有82%認為是必要的,但現在有做能力分組的只有二成。調查也發現,有七成校長認為能力分班是必要的,且經調查台灣現在有兩成七的公立高中是採行能力分班,顯示常態分班不符合高中學習的需要。 

台大教授王立昇上午在台大舉行的一項「適性分流選課論壇」中表示,研究團隊去年12月及今年1月,曾兩次召開高中校長論壇,與會者共同研擬適性分流選課的策略,在學科能力分組方面,同一門課 (如數學)應開出不同難度的三到六個學習組,可採不同教材,由學生依程度或興趣來工選組上課,如果上課兩周後覺得不合適,則可換組,但分組教學時要避免學生被固定化或標籤化。 

至於選修課程的規畫,王立昇表示,學校應依學生需求及學校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同一時間的開課數,應為班級數的1.5倍以上,學生則依性向、能力、興趣選修,評量也可採多元方式,如筆試、報告、表演、實作、創作等。 

因應適性選課,王立昇也建議高中採雙導師制,一位是個人導師指導學習,一位班級導師協助生活輔導。


全文網址: 高中能力分班 7成校長贊成 - 國教政策 - 十二年國教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9482#ixzz2zJgcPOp0 
Power By udn.com 

屏教大、屏商技合併 更名屏東大

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學院昨天合併,更名為「國立屏東大學」,整合技職、高校、師培資源,兩校9千名學生將可跨領域學習,提高競爭力。屏東大學將在8月1日揭牌,為屏東高等教育注入新活力。
教育部8日正式函文同意兩校自8月1日起合併,昨天兩校師生歡喜迎接新大學誕生,屏東大學將有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教育學院、商學院、資訊學院等5個學院、38個系所和學位學程,以及通識教育中心和師資培育中心。

屏商技校長林俊昇表示,兩個學校原是單科發展,結合後,將持續招收高職生和高中生,學生可跨領域研究,提高學習、研究與競爭力。屏商校區、民生校區、國家演藝廳和屏東文創特區,未來將發展為屏東大學城。

屏教大校長李賢哲說,屏教大的國小特教教師和心理輔導專長,將可結合技職體系,培育國中小、高中技職老師。

屏商技學生議會長杜武衡說,屏商技升格為大學,同學期待體驗更多元課程。

屏商技學生會長黃雅璇說,近年兩校學生會及相近性質社團早已一同辦活動,互動頻繁,期待縮短併校隔閡。

屏教大學生會長黃証祺表示,資源整合後,舉辦活動會更加熱絡,相信一加一會大於二,「學生權益不打折。」



全文網址: 屏教大、屏商技合併 更名屏東大 - 校系停看聽 - 升大學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7873#ixzz2zJ9kUQxr
Power By udn.com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數學猜謎時間

數學猜謎時間(轉自2010新店市燈謎晚會題目與答案)

問題:

1.老和尚點頭 (猜數學名詞)

2.  1~10中誰不開車?

3.多啦A夢有幾個朋友?

4.一千個軍人只有一根頭髮(猜一成語)

5.一二五(猜一成語)

6. 我不要,我不要(猜一明星)

7. 九十九個女人(猜一字)

8. 男生太多(猜一字)







答案:.................................想一想,不要直接看解答唷!...........






解答:
1.頂點
2.10(因為9後不開車)
3.25個(英文字母共26個,扣除A,本身自己)
4.千鈞一髮
5.丟三落四
6.NONO
7.泉(99=百減一(白)+女人是水吧??)
8.妙(應該是男生多了,女生就少了吧???)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_選才電子報第236期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_選才電子報第236期
內容:

「說說關係」專題演講側記
103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報名注意事項
103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身心障礙考生應考服務申請
103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相關資訊
103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相關時程及注意事項
103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
103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集體報名系統簡介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研討會會議訊息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改變的相關報導
「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參考試卷座談會」訊息
三 ~ 四月份中心活動焦點

網址:http://www.ceec.edu.tw/CeecMag/index.aspx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研究:最棒職業「數學家」 最差「記者」



「CareerCast」美國最佳職業報告指出,數學專才 (mathematician)是全美國最棒的職位,圖為台灣學子參加數學競賽。
報系資料照
人力資源研究網「CareerCast」最新發布的2014年度美國最佳職業報告指出,數學專才 (mathematician)是全美國最棒的職位,平均年收入達10萬1360美元 (新台幣約306萬元),伐木工和新聞記者,都成為墊底的行業。報告顯示,無論是公共部門和私有企業,還是政府機關、教育機構以及非盈利組織,無一例外的尋找數學人才,這讓本被視為無聊代名詞的數學家,變得炙手可熱。到2020年,數學家的就業增長將達23%。
今年職位排名中的倒數第一與倒數第二,是伐木工和報紙新聞記者,不僅就業前景縮水,工資也下降。報紙記者排行199名,伐木工第200名。報紙記者的年收入平均為3萬7090美元 (新台幣約112萬元),伐木工2萬4340美元 (新台幣約73萬元),他們的薪水比計程車司機與清潔工還低。報社記者排名比去年上升一名。
「CareerCast」發行人東尼‧李說,我們對工作環境、收入、職業遠景和壓力這四大關鍵因素進行比較後,得出最佳職位的排名。不過,每個因素又包含不同的標準,例如職位需付出的體力、失業率以及自主性等等。但綜合一切考量,數學專才是最佳職位的不二選擇。
除了數學家,其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職業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也名列前矛,職業包括統計員、精算師、軟體工程師和電腦系統分析師。其他較吃香的是醫療保健業的工作,例如牙齒保健人員和職業物理治療專家等。勞工統計局也稱,未來十年將有500萬個醫療保健的新職位。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
在台灣的狀況,人力銀行表示,若數學相關科系學生畢後後,選擇當軟體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薪水約4萬元。至於媒體記者,年資三年內,薪水約3萬7000元左右。
104人力銀行表示,在台灣攻讀數學、資工科系研究所學生畢業後,若選以教育、和統計精算人員相關工作為主的話,畢業兩年內的平均薪資,約為3萬8604元,若國立大學資訊工程和電算機學科研究所畢業的學生,選擇從事軟體工程師、系統工程師相關工作為主,畢業兩 年內的平均月薪約為4萬2866元。記者部分,年資在1到3年左右的記者,平均月薪約為3萬7661元。
1111人力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年資1到3年的記者,平均月薪3萬6149元,至於攻讀相關的數學和資訊工程的學生,畢業後通常會從事統計學研究人員、數學研究人員、軟體工程師、金融研究人員等職業,月薪落在3萬3890元至4萬2221元左右。
【2014/04/16 聯合晚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研究:最棒職業「數學家」 最差「記者」 | 職場觀測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6/8616294.shtml#ixzz2z7EMC8HD
Power By udn.com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數學家圖像介紹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約西元前580~500年)
             
希臘的哲學家和數學家,和他的信徒們組成了一個所謂「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政治和宗教團體。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股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這個定理中國人(周朝的商高)和巴比倫人早在畢氏提出前一千年就在使用,但一般人仍將定理歸屬於畢達歌拉斯,是因為他證明了定理的普遍性。此外「畢氏學派」的貢獻尚有:無理數的發現;知道正多面體有五個: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希臘數學家、哲學家、教育家。20歲起追隨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深受其邏輯思想的影響。他討論了立方倍積問題,主張幾何作圖應限尺規,認為若用其他工具,就難以達到訓抽象思維的目的。他提出分析的證明法,引入術語「分析」和「綜合」,最早論證歸納法和反証法,這些方法已在數學研究中獲得廣泛的運用。歐幾里得的許多定義和公理都歸功於柏拉圖學派。






歐幾里得Euclid 西元前330年~275年)
              
希臘數學家,應用公理方法建立數學理論體系的工作,最後完成聞名於世的《幾何原本》(Elements)13卷20世紀之前,歐幾里得的名字幾乎是幾何學的同義詞《幾何學發展概要》還記述了這樣一則故事:托勒密王問歐幾里得說,除了他的《幾何原本》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學習幾何的捷徑歐幾里得回答道:「在幾何裏,沒有專為國王鋪設的大道」。





阿基米得(Archimedes 西元前287~212年)
           
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兼科學家。他一生專心研究科學上的體積和浮力問題應用槓桿原理於戰爭,保衛西拉斯鳩。他提出圓內接多邊形和相似圓外切多 邊形,當邊數足夠大時,兩多邊形的周長便一個由上,一個由下的趨近於圓周長。他先用六邊形,以後逐次加倍邊數,到了九十六邊形,求π的估計值介於3.14163和3.14286之間。阿基米得最得意的傑作是導出圓柱內切球體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二倍這定理就刻在他的墓碑上,也成為他名垂千古的一大註記。
阿基米得:Give me a place to standand I shall move the earth.
「給我一處立足之地,我可以將地球移動。」





阿波羅尼斯(Apollonius 西元前260~190)
    
古希臘數學家,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是《圓錐曲線論》8卷,該書是古代關於圓錐曲線理論的集大成作品與阿基米德、歐幾里德被譽為古希臘三大數學家。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約85~165)

希臘著名的天文學家,寫了十三卷天文學方面的大作,並與當時另一位希臘天文學家西帕切斯共同首先製作從0°到180°,間隔為0.5°的(圓)弦表(即在單位圓內,每隔0.5°圓心角的度數與其所對應之弦長的表列),是為今日三角函數值表之濫觴。他還證明了:圓內接四邊形對角線的乘積等於兩對邊乘積之和。




劉徽(Liu Hui,263年左右)
                
中國數學家,魏晉年間人。他於公元263年注釋《九章算術》,其不只停留在對《九章》的注釋上,而是更上一層樓,在注釋的同時提出了許多創造性見解。主要貢獻有:創立割圓術、運用樸素的極限思想證明圓面積公式及計算圓周率(π),得到π=157/50、3927/1250兩個近似值而「割圓術」是我國數學史上首次將極限概念用於近似計算 ,得到π=157/50、3927/1250兩個近似值。





祖沖之(Zu Chong-zhi,429年─500年)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
之的傑出成就主要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他研究過《九章算術》及劉徽注。祖沖之並且算出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是365.24281481日在其他的著作中,可知數學成就有圓周率、球體積和開帶從立方等三個方面。在圓周率方面,祖 沖之接續了劉徽的工作,算到了圓內接正24576邊形,結果得到了圓周率π,提出了3.1415926<π<3.1415927





費波那契 (Leonardo Fibonacci  1170~1250)
                          
義大利數學家,12、13世紀歐洲數學界的代表人物。他的書保存下來的共有5種。最重要的是《算盤書》(1202年完成,1228年修訂),算盤並不單指羅馬算盤或 沙盤,實際是指一般的計算,書上詳細介紹了10進位值制下的算術及其在商業上的應用,書上亦載有不少算術趣題,如兔子繁殖問題,其導致了著名的費波那契數列






韋達( Francois Vieta 1540-1603)
  
法國數學家,1591年出版名著《分析方法入門》,是最早的符號代數著作其將大量符號引入代數,使用字母來表示未知數和已知數運算,使代數學的形式更抽象,應用更廣泛,故被譽為「代數學之父」此外發現著名的韋達定理--方程根與系數的關係式。
在1579年出版《應用三角形的數學定律》韋達首次在歐洲引入精確到5位和10位小數的6種三角函數表及造表方法,發現正切定律、和差化積等三角公式







納皮爾(John Napier 1550-1617)

蘇格蘭數學家,對數的創始人。他對數字計算深有研究,為了簡化繁多的天文計算,經多年的努力終於發明對數。1614年出版的《奇妙的對數定律的說明書》詳細說明了他的對數原理。





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1650)
             
法國數學家,其對數學最重大的貢獻是解析幾何的創立,將代數與幾何連成一體。他起初使用一組數對 (x, y) 來代表平面上的一點,然後展示出這些代數演算與幾何運算的關連。他也實證我們在歐氏幾何中所熟悉的線、多邊形、圓、橢圓及其他圓錐曲線,如何對應到代數方程式,因此幾何的問題就可以轉換成代數方程式,而代數的運算也可以用幾何的形式來加以表示。1637年提出因式定理。






費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
            
他對數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微分學的概念、解析幾何(他和笛卡兒可說是獨立地發明解析幾何,不過他是第一位把它應用到三維空間的人)和數論。尤其在數論方面,最為世人熟識的當然是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巴斯卡(Pascal1623一1662)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思想家。1642年他設計並製作了一台能自動進位的加減法計算裝置,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台數字計算器,為以後的計算機設計提供了基本原理。在研究二項式系數性質時,寫成《算術三角形》,二項式 係數展開後人稱為“帕斯卡三角形”。






牛頓 (Isaac Newton,1643─1727)
               
是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和影響最深遠的科學家。1.以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為基礎建立牛頓力學。
2.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3.
建立行星定律理論的基礎。
4.
致力於三菱鏡色散之研究並發明反射式望遠鏡。
5.
發現數學的二項式定理及微積分法等。
6.
近代原子理論的起源。  

牛頓說:「如果我看的比別人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萊布尼茲(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646-1716)
            
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兼哲學家。微積分的另一創建者以發現微分而聞名,而首度公開在《決定極大與極小的新方法》(1684).緊接著,他也發展積分(現今大家所熟習的積分記號即他所創)。萊布尼茲的大部分時間耗在嘗試發展出一通用語言,這是早期從亞里斯多德之傳統邏輯進步到後來布林所建立之數學邏輯的嘗試。






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1667─1754)
             
在研究三角學時得到「棣美弗定理」(De Moivre's Theorem):
(cos x + i sin x)n = cos nx + i sin nx;用複數證明了求解方程xn - 1 = 0,相當於把圓周分成n等份。








高斯 (GARL.F.GAUSS  1777-1855)  
        
德國數學家,人稱數學王子少年時即發現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在代數方面的代表性成就則是對"代數基本定理"作出證明高斯創高斯平面(即複數平面), 使複數與幾何建立聯繫當給出“代數基本定理 "的證明後,使得複數的地位徹底穩固,也讓大家醞釀很久的方程根與係數關係得以一舉證明成功。







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1789─1857)

             
法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的研究工作實際一為所有的數學分支都建立了嚴格的描述,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他用極限和連續性的概念為現代分析學奠定基礎,並發展出複變函數論。






笛摩根(Augustus De Morgan,1806─1871)
         
德.摩根(Augustus De Morgan,公元1806年─公元1871年)是在印度出生的英國分析學家、機率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其中一項研究成果便是有名的「德.摩根定律」(De Morgan's Laws)。





陳省身(Chern Shiing-Shen,1911—2004)
      
當代著名的美國華裔數學家。從事幾何研究50多年,是20世紀的偉大幾何學家,在微分幾何方面的成就尤為特殊,是高斯、黎曼與嘉當的繼承者與開拓者。





丘成桐(Yau Shlng-Tung,1949─)
                
是當代著名的美籍華裔數學家。1982年又獲菲爾茲獎,成為菲爾茲獎得主中第一位中國人。

參考網站:數理天地 http://www.mikekong.net/Maths/maths-frame.php

103年大學交叉查榜

103年大學交叉查榜 http://freshman.tw/cross/

恭喜上榜人員

1.請繼續注意校內相關作業公告。

2.請上網填寫 面試題目回報系統。

3.還是有人要指考的,請勿干擾。

4.請繼續用功,你只是取得門票,不代表你有足夠能力。

 

恭喜落榜人員

1.比同學早一點體會挫折的經驗,對未來發展也是好事。

2.人生還沒絕望,還有指考,甚至是重考。不過今年拼上比較好~

3.你不孤單,還有很多人也是要奮戰指考的。也還有師長們一路相伴。

4.再不認真一點,你會再次失望的~  真的~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各大學數學系所網站連結

微積分笑話一則(轉貼網路)

某天,一位同學跟微積分老師說:「老師啊!我今天心情很不好耶!」
老師就說:「那我幫你用微積分來卜卦看看!」,然後要求同學寫幾個字。」
同學寫了「麻煩」兩個字。
老師看了之後,笑笑的說:「你一定是被爸媽罵了!」
同學說:「哇!老師啊!你怎麼那麼厲害?一下就知道了!」
老師說:「你別急!我慢慢解釋給你聽--
首先,我們用一次微分,把『麻煩』的『麻』字的蓋子去掉,
不是就剩下『林』了嗎?然後用二次微分,把『煩』這個字的『火』去掉,再把剩下『頁』這個字的頭頂也去掉,不是就剩下『貝』了嗎?
從『林貝』就可知你被你爸爸罵了啊!

還有,剩下的『貝』,你再一次微分,把下面去掉,就得到『目』,
那麼『林目』就說明你也有被你媽媽罵囉!」
此位同學聽了之後,當場OOXX.....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大考中心_102年研究用試題

「研究用試題」係由本中心各科計畫研發而得,測試目的在於蒐集考生對試卷的作答反應,包括題型設計、難易程度、作答時間、敘述方式、文章長短等,透過考生作答情況了解不同試卷設計對考生之影響。同時,為符合不同的研究目的,部分計畫會嘗試使用不同方式組卷測試,故有一科多卷之情形。

「研究用試題」尚屬各計畫研發中之試卷,測試後仍需集思廣益、多方修改,方臻成熟。因此若欲進一步了解學測或指考各科的試卷架構,仍請參閱本中心出版之《認識學科能力10 第一部分》及《認識指定科目考試4 第一部分》。本次公布之「研究用試題」如下表所列,謹供各界分享初步研發成果。

相關網址  連結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正立方體的變身

有趣的影片分享:
影片是由20歲就當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埃里克Demaine所製作的,它展示了一個正立方體如何可以變形成其他的各種形狀。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倒數兩個月 指考最後衝刺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專題報導】 校長的話
距離大學指考還有兩個月,考生該如何準備7月1日起的考試,才能事半功倍?高中校長建議,6月上旬畢業前,上課要好好聽講,少上網玩臉書或被智慧型手機綁住,避免時間一下就溜走啦。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建議,學生4月底到5月這段時間,仍要到學校上課,專心聽講。6月上旬畢業後,建中輔導老師簡邦宗建議學生要訂合理、明確的目標,例如檢討學測成績後,要再進步多少等,訂定「個人化」的複習計畫,照自己的步調複習。
定時練作文 回母校溫書
簡菲莉建議學生這兩個月一定要定時練習國文及英文作文,一星期至少寫一篇,練手感和速度,且可以給老師改。
有的學生最後衝刺會回到高中,有的人則到補習班溫習功課。簡菲莉特別推薦學生回到高中,因為可跟著學校的鐘聲作息,比較規律,且學校可運動的空間也比較大。學生每天花一點時間運動,除可維持體力、消除疲勞,也讓自己讀書時腦筋清楚,且更有效率。但簡邦宗不建議學生做太劇烈的運動,避免意外受傷,反影響考試。
手機交父母 作息調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高中生都有智慧型手機,平時拿手機上上網,瀏覽網頁,看一下臉書,半小時、一小時就過了,這兩個月時間特別寶貴,簡菲莉說,有學生為展示最後衝刺的決心,已將智慧型手機交給家長保管。
此外,不少學生為了衝刺而熬夜,作息顛倒,簡菲莉說,考生至少考前一到兩星期要將作息調整回來,避免考試時因想睡覺而影響成績。
學生認識科系的方法
1.親自到大學校園看一看
2.請教正在求學中的學生
(或是認識的學長姊)
3.透過各校網站了解科系概況
4.坊間的生涯規畫雜誌
5.學校輔導室
6.介紹大學網站,如大考中心的「漫步在大學」(http://major.ceec.edu.tw/search/ceec.htm);教育部的「大學院校課程資源網」(http://ucourse-tvc.yuntech.edu.tw/
資料來源/楊世瑞、劉駿豪;製表/沈育如

指考衝刺/數甲、乙 加強高三、3顆星範圍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晏如】 台北市麗山高中數學老師黃靜寧提醒考生,無論數甲、數乙都要回到基本的觀念理解。大考中心公布3顆星的範圍,尤其需要充份理解,不需刻意鑽研難題。
今年指考是使用「95課綱」教科書的末屆。台北市中山女中數學老師李天來說,95課綱上路以來,每年考題的難度及章節分布皆很平均,不會刻意刁難考生,免除慌張失常的少數狀況,作答時間通常很充分,可加強練習高三課程內容。
補教老師許可指出,出題老師大多會考慮到高中與大學課程銜接問題,考生作題時,應反推出題者的命題動機,推測考題要測驗的是何種能力。
許可分析,數甲考題通常簡單易懂,原理判斷清楚後,就是沙盤推演式的計算。其中微積分約占1/3的分數,極值與函數問題、曲線所圍面積等出題機率極高,馬可夫鏈綜合多種複合式觀念,也需熟透。
數乙方面,許可認為,出題者顧及學生進入大學商院後會面臨的課程挑戰,機率、統計應仍會占上一半以上的分數,考生應善用樹狀圖分析討論各種題型。數乙的考題敘述常冗長複雜,但關鍵都藏在題目核心觀念中,需細心找尋。
其中貝式機率可說是當今機率顯學,可列入考前複習大重點;時事如環保議題也可能入題,考生可多加留意。
從往年出題原則觀察,各大題題目通常是由易而難,黃靜寧建議考生依序回答即可,不需要跳著做。有些考生會選擇先做計算題,但因其配分重、通常也比較難,有時解不出題,容易自亂陣腳。
由於數乙考試時間是早上8點,數甲則是下午4點,考生考前幾日可練習在同時段演練數學考題。
許可表示,考生不要有「速解」迷思,應該回歸基本功的應用,作答時也務必將因果關係標示清楚。考前將重點觀念讀通就好,不需地毯式全部重讀。

指考衝刺 校長教撇步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專題報導】 距指考還有兩個月,該如何準備、衝刺,才能讓指考事半功倍?高中校長建議,可按照學校老師安排的進度讀書,但6月畢業前上課時好好聽講;此外,下定決心拚指考,應少上網玩臉書,乾脆將智慧型手機交給爸媽保管,免得上上網,念書時間就不見了,後悔莫及。
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手機 臉書 拒絕再玩
指考最後衝刺階段,應避免被手機或臉書等干擾。 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後衝刺時間很寶貴,但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發現,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上臉書的情形很嚴重,上課不專心,容易感染其他人的情緒,且一上網半小時、一小時就沒有了。
她說,有的同學雖下決心這段時間不上網,一星期就破功,建議這段時間先將智慧型手機交給爸媽,避免上臉書,較能專心衝刺。
高中6月中上旬畢業,4月底到5月學生還要在學校上課,且要準備期末考,簡菲莉表示,因為上課的內容就是指考的內容,上課就要專心聽講,課後只要花很少時間複習即可。簡菲莉說,多年來觀察指考成績出色的學生,共同點就是上課很專心。
簡菲莉表示,國文和英文這兩科非常重要,不論國文和英文的作文可能成為最後錄取目標科系的關鍵,拿不到分數可能就差很多,不是看看書就可以,建議一定要定時練習,建議一星期至少寫一篇,練手筆和速度,且可以給老師改。
華江高中校長陳今珍:跟著老師進度 不鬆懈
畢業後全部都是考生自己複習的時間,台北市華江高中校長陳今珍指出,考生平常按照學校老師安排的進度讀書,指考前一個月還是可以跟著老師訂定的進度複習功課;有的輔導老師表示,學生也可按照自己學測表現,訂定具體、合理的最後衝刺計畫,但應做好時間管理。
一類組學生多數要考6科,二類組考5科,三類多考6科,陳今珍說,考前衝刺可多花一點時間在弱勢科目上,但考前複習,新不如舊,不要貪多,免得愈讀愈慌,建議將課本重新讀一遍,學校模擬考試題也可再掃一遍,做錯的題目重新檢視一下,避免犯同樣錯誤。
陳今珍說,考前一個月一定要保持運動,做慢跑等安全的運動,除有助於活化腦部細胞,且可平穩情緒,提升讀書效率,撐到最後;且作息要固定且正常,不要熬夜,每天至少睡滿6小時。
她表示,考試要避免錯誤,放鬆心情和平常心很重要,因指考考80分鐘,考前兩周要訓練自己「坐80分鐘,也不會睡著,且要能保持清醒」的能力,真正上考場才不會考到趴。
考前衝刺準備要訣
1. 最好不要用智慧型手機,且少上臉書
2. 畢業前,上課要專心
3. 畢業之後,注意時間管理
4. 訂定具體合理目標
5. 作息正常,不要熬夜
6. 固定運動
(資料來源/簡菲莉、陳今珍;製表/陳智華)

指考衝刺/數學 融會貫通各單元

【記者陳幸萱/專題報導】
單元區隔明顯
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將近,數學科老師表示,今年第一次指考的「99課綱」與之前的「95暫綱」差不多,數甲、數乙的單元區隔明顯,只要考生沒有打算跨考,專心準備個別單元即可。她指出,數甲滿多「畫雙圈」的部分,標示「學測不考」,指考就極有可能出題,自然組考生應特別注意。
麗山高中數學科黃靜寧說,以今年學測來看,新課綱每個單元的出題分配平均,大都會出1至2題,「面面俱到」,推測指考可能也類似,因此考生要兼顧個別單元,並熟悉跨章節試題,將各章節融會貫通。她舉例,數甲「轉移矩陣」學測沒考,指考時就很有可能與機率結合,一起出題。
不放掉高一
以數甲來說,高二、高三範圍會是指考出題重點,但不代表高一的內容就可以放掉,因為高一數學是高二、高三範圍的基礎,也是解題時的必備工具。數乙的重點則是機率、統計。
數學補教老師許可則表示,許多高中過渡到大學的銜接課程,都會是指考重點。例如數甲的正、餘弦疊合與波動有關,高斯平面、三角函數、複數整合、微積分都是重要章節。社會組則易考信賴區間、以及99課綱新加入的極限概念,也都是大學必備的微積分課程銜接。
由於99課綱與過去範圍有些許不同,黃靜寧提醒考生,做考古題時應特別小心「考題是不是在課綱範圍內」,不要因為不熟悉、沒看過,就認為是舊課本的範圍,最好請教老師。
而99課綱將許多過去的必修章節改為選修,例如數乙的「信賴區間」過去學測常考,這次概念改為選修、又列為「三顆星」概念,指考就可能出題。機率、期望值在數甲、數乙都從必修改選修,也都可能成為指考題目。
勤練考古題
複習進度上,兩位老師都建議考生先熟讀課本,許可建議,考生可上網下載99課綱介紹,應抓到出題重點,考古題可做95暫綱以來的題目,社會組要注意過去課綱裡沒有的極限概念。
黃寧靜則建議考生,等5月中停課後,剩下40至50天專心做考古題。她強調,高三下的微積分是相當重要的概念及考試範圍,不建議學生放棄課堂進度。
黃靜寧說,考生在答題時往往在計算題較難拿分,但在分數比例上,計算題常占4分之1至5分之1;她建議學生「一定要寫」計算題,針對題目理解到的,把知道的、解題會用到的觀念、公式都交代清楚,至少可以拿到部分分數。

指考衝刺/數學篇 熟練「3顆星」重點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錦弘】
大學指考將於7月1~3日登場,教育版今起推出指考衝刺系列,採訪各科高中及補教名師,指引考生必考重點、準備要訣及答題技巧,助考生事半功倍、高分上榜。
高中及補教數學老師表示,今年大學指考首次以「99課綱」命題,考試範圍其實和「95暫綱」差不多,只有部分章節前後調動,距考試已不到一個月,考生應把複習重點放在出題比率高、學測不考的高三選修課程,尤其是大考中心標示「3顆星」的重點,一定要熟練。
北市麗山高中數學老師黃靜寧說,99課綱新增的數學課程很少,以自然組學生選考的數甲為例,第四測B版增加「距陣的應用」,包括旋轉、推移、鏡射等,由於B版學測不考,指考數甲很可能出題。
99課綱將許多過去的必修章節,改為選修,今年學測不考,卻是指考命題重點,黃靜寧舉例,數乙的「信賴區間」,以前放在必修的第四冊,學測常考,但新課程改為選修的第五冊,又列為「3顆星」,指考很可能入題。
補教老師許可另舉例,數甲的機率、期望值,也從第四冊改為第五冊;以前正餘弦的疊合、複數平面等三角函數重點,同樣從第二冊移到第五冊,都是今年指考命題重點。
黃靜寧、許可都提醒考生,數甲選修第五、六冊,以往指考命題比率常占總分5成以上,衝刺階段要加強複習,必考重點包括微積分、三角函數、機率與期望值等;數乙的機率、統計是超級重點,其他還包括排列組合、線性規畫、聯立方程式、平面向量、極限的求法等。
許可提醒社會組考生,每年有很多自然組考生跨考數乙,想就讀台大財金等只採計國、英、數乙3科的商管科系,為避免跨考生占盡便宜,數乙通常不會出太難,社會組考生絕不能放棄,否則光數乙一科,就會輸人家好幾十分。
黃靜寧建議程度好的考生,除養成每天算數學的習慣,培養手感,也要把歷年考古題再做一遍;基礎不好的考生,則要把課本的例題、習題做一遍,尤其被列為3顆星的重點,要多加練習,投資報酬率高。  

102學年第2學期第一次段考試題

102學年第2學期第一次段考試題已更新
詳見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a/mail.hhsh.tnc.edu.tw/hhshmat/exam/102/02first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104學年度大考中心各項考試日期

104學年度大考中心各項考試日期如下:
  1. 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103.11.01(週六)
  2. 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104.02.03(週二)
  3. 大學學測:104.02.01(週日)~104.02.02(週一)
  4. 大學指考:104.07.01(週三)~104.07.03(週五)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PLC第三次會議

觀摩高雄市文山高中葉晉宏老師教學示範與教材編輯,並由教學上的經
驗分享進而對本校教師在教學技術上的提升。
(一)時間:103/4/8 (二)(1000~1300)
(二)地點:5F數學教學研究室
(三)內容:
           1 利用研討會進行教學技術分享
                2 討論各年級各單元的教學要領及不適合題型和必考題
                3 學生差異性大對教材的編制及教法改善原則與要領

                4 改善舊有考題及配分方式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李家同:學生不愛發問 台灣的大問題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 (圖,記者徐兆玄攝影)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昨天在一場演講中指出,台灣的學生不喜歡問問題,有的人不敢問,但也有學生問問題會被老師罵。李家同演講後被問到此事,他解釋,因為教科書太難,老師講不清楚,所以才會把學生趕走,不是真的罵學生。
國父紀念館昨天下午舉辦文化講座,也是資政的李家同受邀演講,主題是「28篇經典演說和文件」歷史上大人物的想法,談到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判斷一個人不看他的回答,而看他的問題。」李家同說,美國的學生很愛問問題,但台灣的學生不喜歡問問題,「我們的學生用背的,背多分。」
李家同不諱言,不喜歡發問是嚴重的事,是國家的大問題,這跟文化有關,很多人認為「問問題表示沒有學問,覺得丟臉。」但他也表示,有的學生不敢問是因為老師會罵。
李家同舉一個例子指出,有一個教授的孩子讀高一,喜歡發問,但功課不及格,他的父親求他不要問,背下來就好,結果課業「一帆風順。」
被問到此事,李家同解釋,台灣國高中教科書太難了,高一談到大霹靂、電磁學、量子力學等,學生不會懂,老師講不清楚,會將問問題的學生趕走。
新北市泰山高中物理老師黃文龍表示,從高中95到99課綱,以及國中小9年一貫課程綱要,國高中課本難度都已往下降,不會太難,不過,不論國中基測和學測、指考等升大學考試太難,帶動學校小考也考很難。
也是全國高中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黃文龍說,他上一堂課問學生5到10次「有沒有問題」,通常沒有學生回答。他相信,學生問問題,多數老師歡迎都來不及,但老師的課很滿,下課只有10分鐘,上課已超過時間,又要趕到下一個教室,可能只能回答1位學生的問題,他都請學生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問問題。
黃文龍也表示,有的問題太大,學生問老師,老師無法當場解出來,會引導學生研究、思考,也許沒有解釋清楚,學生會以為老師拒絕回答。


全文網址: 李家同:學生不愛發問 台灣的大問題 - 專家名人說 - 校園指南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7193#ixzz2y4nYbRC7
Power By udn.com 

闔上課本吧!別忘了數學其實這麼美

闔上課本吧!別忘了數學其實這麼美

視頻連結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神奇數學9的秘密


神奇數學9的秘密



老美最佳職業 數學家稱王

想找到好工作?那就好好學數學吧!最新美國最佳和最糟職業排行榜6日公布,在評估200種職業的工作環境、收入、職業前景、體能需求和工作壓力的綜合分析中,
數學家奪下最佳職業冠軍,Images的數學研究員珍妮佛‧寇特說:「數學不只是每個人必須在學校學的無聊科目,它是解決問題的科學。」 

CareerCast.com編彙的排行榜指出,數學家是最佳職業的部分原因是他們通常在有利的環境中工作:在室內工作、沒有毒氣或噪音,不像排行墊後的污水廠員工、
油漆工和磚瓦匠的工作環境。數學家也不像消防員、汽車技師和鉛管工人要做吃力的工作、爬行或蜷伏。 該研究也把薪水納入考量,計算每種工作的收入中位數以及加薪空間。

數學家的年收入平均為9萬4160元,但38歲的寇特表示,她的薪水超過這個數字。 其他名列前茅的好工作依序為精算師、統計學家、生物學家、軟體工程師、電腦系統分析師、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工業設計師和會計師。
伐木工人則是最糟的職業,因為工作本身的危險性、糟糕的職業前景,以及只有3萬2124元的年收入。印第安納州阿克隆的Pike Lumber公司木材部門經理布朗曲表示,新的保護裝備和愈來愈強調安全,都有助減少伐木工人受傷機率,但意外還是會發生,有時候甚至會造成人員死亡。 不過,在該公司工作11年的內朗斯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

他說:「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工作,特別是你在一天結束,看著你完成的工作時。」內朗斯4年前工作時意外撞倒1棵枯樹,右腳骨折,但他沒有因此洩氣。
他說:「我在5周內又回到樹林砍樹。」 其他糟糕的工作依序是酪農、計程車司機、水手、緊急醫療人員、屋頂工人、收垃圾工人、焊工、石油鑽台工人和製鐵工人。